近日,整理房子时翻出了一本老相册。其中,一张边角泛黄的黑白照引起了我的注意,那是父亲刚当兵时的一张寸照。
那一年,父亲18岁。剑眉入鬓,目光如炬,笔直的鼻梁显露出倔强的性格。当兵3年,父亲算得上是一个好兵。每提及从军经历,他总有讲不完的故事:5公里越野全连第一,泅渡帮战友背枪,新兵下连唯一被分配到摩托连担任驾驶员的新兵……
然而,那时家里穷,缺男丁“挣工分”,他不得不退伍返乡。没能入党、转志愿兵、当军官成了父亲毕生的遗憾,也成了他埋在心底永远的梦。
(资料图)
儿时起,父亲常讲部队的故事,还常给我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。话说花木兰17岁时,其父欲应召为国从戎,却因年老体弱,力不从心。于是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,在战场上屡建战功,由士兵晋升为将军。
高中毕业那年,我18岁。村支书来家中询问我愿不愿意当兵,我手拿大学通知书,很自豪地回绝:“俺要上大学,谁稀罕当兵?”看得出,那一天父亲有些失落。
2009年我大学毕业,全国首次放宽征兵年龄至23周岁,大学应届毕业生可以入伍了。得知消息,父亲与我促膝长谈,希望我可以到部队历练。其实,我知道他心里装着割舍不下的梦。
到了部队,我不敢忘记父亲的话,踏踏实实地干,为父亲更为自己圆“军官梦”。天公不作美,由于年龄受限,我与提干失之交臂。套改下士那年,知道提干无望,我坚持要退伍。父亲不依,电话里我第一次气得落泪,对他大喊。
电话那头,父亲不语。沉默许久,父亲说:“儿子,兵当两年品不出味来。爸养了你20多年,就当你替我当兵了,爸用这20多年再换你3年行不?”
挂掉电话我失声痛哭,既心疼父亲,又渴望放飞自由的青春。套改士官以后,慢慢地适应了部队,也爱上了部队。作为一名新闻报道员,组织给了我广阔的平台。几年里我踏遍了基地所属单位的每一个营连,采写过将军、优秀导弹号手,参与宣传全军重大典型,跟随部队一路转战林海雪原,还曾踏进阅兵村参与阅兵宣传……每当所写稿件见诸报端,心里无比高兴,也暗暗感谢当初父亲的“强行劝阻”。
说当兵的时间长了,肩章就长在了肉里,平常摸着没感觉,撕下来的时候钻心地疼。每逢老兵退伍,心里就难受,生怕那一天离自己越来越近。
有一天,妻子问我:“留队套改士官后悔过么?”我说:“后悔倒没有,就是有遗憾。”
她又问:“没提干当军官?”
我说:“还有很多,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弹操作号手天天与导弹为伍,没能远赴戈壁大漠亲自摁动红色按钮送导弹上天,没能阔步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……”
如今,每次回家进屋,我都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军帽给儿子戴上。看着小家伙手舞足蹈高兴的样子,我便逗他:“儿子,长大了咱也去当兵,好不好?”闻此,妻子在一旁打趣:“又要‘替父从军’啊?”
我笑而不语,父亲那句“军人不止有梦”再次萦绕耳畔。其实,除了梦想之外,军人更重的是情怀,一份一朝穿上军装便永远不愿再脱下的军人情怀,一份期盼着代代传承保家卫国的军旅情怀。